国立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史上第一部《关西镇志》编纂计画正式启动

  • 2016-10-27
  • 网站管理员
 国立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
史上第一部《关西镇志》编纂计画正式启动

    关西镇民期待已久的《关西镇志》编纂计画,经关西镇公所公开招标评选结果,已由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承办,于本(105)年8月9日完成签约,《关西镇志》编纂计画正式启动。交通大学编纂团队恳请全体镇民与同道好友鼎力协助,大家一起来完成关西镇史上第一部《关西镇志》。
    关西镇志计画,预计两年完成,共有14篇。内容有:地理篇、历史篇、原住民篇、政事篇、自治篇、社会篇、经济篇、建设篇、教育篇、文化篇、宗教礼俗篇、家族与人物篇、观光休閒篇、大事记等。
    担任《关西镇志》总编纂的黄绍恒教授,本身就是关西镇子弟,日本东京大学经济史博士,现为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教授。副总编纂为在地资深文史工作者黄卓权老师,由他们两位网罗了国内学界与地方文史菁英,组成一个钻石阵容,以期合力完成关西镇史上首次的修志任务。编纂委员有台师大韦烟灶教授,中央大学张翰璧教授,明新科大范育成副教授、中研院台史所陈家豪博士、徐荣春校长,庄兴惠校长、何明星校长、范明焕老师、万金莲老师,执行编辑有徐仁清、范美华等文史工作者。
    总编纂黄绍恒说,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以台湾及全球客家研究为主要的学术任务,与在地社会的互动交流则为重要项目之一。此次关西镇史上首次的修志,交大客院秉持前述学术任务,以学院研究、行政人力加上校外学者,再结合关西在地的地方知识菁英,组成既有严谨学术规范,亦有在地广泛地方知识的撰写团队,积极争取此次的编纂机会。期许未来所完成的《关西镇志》,既能详述关西所有族群在每个历史阶段的兴革变迁,亦能从大环境对关西镇的影响,描绘出关西镇未来发展的任何可能方向。
    关西镇长吴发仁则期许在自己任内出版完成《关西镇志》,不仅可为后代子孙留下关西镇丰富宝贵的发展史资料,更有其深远的教育传承意义。
    由于编纂成员下乡采访与采集资料,需要镇民的协助,因此交通大学编纂团队呼吁大家都能不吝提供家中宝贵的典藏照片与文件,以及口述珍贵的历史记忆。编纂团队将于明年三月办理四场耆老座谈会,以便丰富资料的搜集,期待在全体镇民的协助下, 顺利完成这次重大的编纂计画。

※图说:镇长吴发仁(中)与总编纂黄绍恒教授(右四),副总编纂黄卓权老师(右五),及编纂团队成员合影。